工业机器人未来可期 国产品牌急需加强

 机器人资讯     |      2019-11-21
  我国自2013年开始,连续5年成为了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需求市场,机器人销量和市场增速稳居世界前列。据相关数据显示,2013-2016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增速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且连续三年增长持续加速;与此同时,2017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年销量同期增长了近30%,超过了全球销量的三分之一。2019年国内机器人产业增长大趋势未改变,中国产业转型升级对机器人需求旺盛,企业均看好市场前景。
  总的来看,这些年数据的高速增长是我国工业机器人发展的趋势和常态。但随着发展的延续,在经历持续多年的高速增长之后,眼下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发展也迎来了新的挑战与拐点。
  2017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国产品牌的占有率已经下降六个百分点,结束了连续五年的高速增长后首度出现下滑现象。2018年,据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统计等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累计销售了13.5万台,同比下降3.75%。在继国产品牌占有率五年首降之后,国产工业机器人的市场销量也迎来首次下降。
  不少专家则认为,前面的长期增长是由于国外品牌产能供给不足以及国产品牌采用渠道压货的销售模式而导致的,这样的增长本身存在不稳定性。因为一旦国外品牌产能恢复、扩大,或者寅吃卯粮销售模式的副作用显现,国产品牌的市场占有率都会出现下滑危机。
  当然,更为根本的还是国产品牌在技术、市场等因素上的巨大不足。目前,国内企业与国外企业相比,在技术和市场上差距明显;在结构上国产品牌也还停留在系统集成应用上,技术含量低、利润微薄、产业低端化偏移严重。这些现实导致国产品牌的产品质量和竞争力薄弱,发展尤为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