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川机器人依托灵活的多轴协同操控能力和高效的焊接节奏把控,成为汽车座椅骨架焊接作业的主力设备,广泛服务于乘用车、商用车座椅骨架的规模化生产流程。座椅骨架多采用低碳钢薄板经冲压成型后拼接焊接,焊接过程以氩气作为保护介质,焊缝必须具备可靠的连接强度和抗疲劳性能,避免车辆长期使用中出现骨架松动问题。实际生产场景里,安川机器人焊接的座椅骨架部件厚度普遍较薄,但不同部位的搭接层数存在差异,从单层薄板对接焊到底座双层叠焊的工艺转换十分频繁,这使得焊接电流的波动范围较大,对应的氩气需求也会随之产生明显变化。传统的恒流量供气方式难以适配这种动态需求,而WGFACS智能节气装置通过与安川机器人控制系统建立深度联动,打造出“工况实时感知—流量动态适配”的按需供给体系,在不影响焊接质量达标的前提下,实现了保护气消耗的减少40%-60%的精细化管控。
座椅骨架焊接的轻薄特性,使得传统供气模式的不足更为凸显。低碳钢薄板焊接时形成的熔池体积较小,对氩气流量的反应较为敏感,流量过大容易吹散熔池造成焊道成形不佳,流量过小则无法形成致密的保护气幕,进而引发氧化和气孔等缺陷。不同搭接层数对应的焊接电流差异明显,双层叠焊时需要提高电流以保证熔透效果,单层对接焊时电流可适当降低,氩气的需求量也应随之做出调整。操作人员为避免频繁调节参数拖慢焊接节奏,通常会按照双层叠焊的最大流量进行设定,这就导致单层焊接时出现大量氩气浪费。安川机器人执行座椅骨架焊接程序期间,会包含焊枪在多个焊点间的移动、工件旋转定位等非焊接动作,这些时段在总作业时长中占比不低,恒流量模式下氩气持续排放却未参与熔池保护,造成了不必要的消耗。

WGFACS智能节气装置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与安川机器人控制系统的精准联动效果,能够实现“电流升高流量同步增加,电流降低流量随之减少”的按需供给模式。装置内部集成了高精度电流检测模块,通过安川机器人的EtherNet/IP通讯接口接入控制系统,可实时捕捉焊接电流的动态变化,数据采集的高频特性保障了对电流波动的快速响应。该装置采用伺服电机驱动的精密调节阀门,能够依据电流信号实现流量的无级平滑调控,电流每产生一定幅度的变化,流量就会同步按相应比例调整,始终与薄板熔池的保护需求保持高度匹配。这种调控方式彻底改变了传统固定流量的供气逻辑,让氩气消耗与座椅骨架焊接的实际需求实现完全同步。
WGFACS节气装置与安川机器人的现场适配简便高效,无需改造机器人原有系统。安装时,只需在氩气减压器与安川机器人焊枪之间的管路中串联装置,采用标准快插接头连接,管路接口与机器人原有供气接口完全匹配。信号连接通过机器人控制柜预留的通讯接口完成,接入后借助专用配置软件进行参数初始化,将“电流-流量”匹配曲线导入装置即可。调试阶段,操作人员可通过安川机器人的示教器直接查看实时流量数据,也能根据具体座椅骨架焊接工艺需求,在示教器上微调“电流-流量”的匹配比例,实现个性化适配。
安川机器人进行座椅骨架焊接时,要实现焊接质量与成本控制的双重目标,气体供给环节的精准适配至关重要。WGFACS智能节气装置的应用,不仅有效降低了氩气消耗量,更通过精准的流量控制提升了焊接质量的稳定性,减少了因气体供给不当造成的返工损耗。“电流升高流量同步增加,电流降低流量随之减少”的按需供给逻辑,与座椅骨架焊接的动态特性高度契合,将氩气消耗从传统的“粗放式供给”转变为“精准化投放”。对于采用安川机器人开展大规模座椅骨架焊接的企业而言,这种节气方案能够快速显现成效,长期运行下去可显著降低生产成本,增强企业的生产竞争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