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谋划千亿蓝图 未来机器人将无处不在

 机器人资讯     |      2025-01-16
“十三五”谋划千亿蓝图 未来机器人将无处不在

  国际机器人联盟预测,机器人革命将创造数万亿美元的市场。未来,机器人将会像手机、电脑一样,成为人类离不开的帮手。更有甚者称,未来每个人拥有的机器人数量或许超过10台。

  其中,服务机器人将成为下一个热点。而起步较早、占全球机器人市场80%份额的工业机器人将开启2.0时代,即人机协作、人机共融时代。人机协作将是一个突破,移动机器人的使用将会出现,2016 年有望成为协作机器人元年。

  迪士尼动画电影《超能陆战队》将暖心的“大白”带给了观众,萌化了无数影迷的心。殊不知,“大白”的真正角色是医护健康机器人,是服务机器人的一种。未来的我们,能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大白”吗?

  “大白”还在路上。刚刚闭幕的2015世界机器人大会上,由日本机器人专家石黑浩教授制作的美女机器人Genminoid F 却真实展现在人们面前,吸引了大批机器人爱好者关注。这款机器人的皮肤由硅胶制成,外形酷似真人,并且可以像真人一样发声、对话和唱歌。

  11月,从上海到北京,从第17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辗转到2015世界机器人大会,两个间隔不到20天的行业盛会,让机器人概念在资本市场数度掀起热捧。上证报记者调查发现,两大展会几乎向市场传达一个相同信息:机器人来了,它将成为改变世界的力量。

  在此背景下,各国都在加大对机器人产业的投入。中国作为全球最大、增长最快的工业机器人市场,发展机器人已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机器人科技为代表的智能产业蓬勃兴起,成为现时代科技创新的一个重要标志。

  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的专家预计,按照《机器人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和“中国制造2025”勾勒的蓝图,到“十三五”末中国机器人产业集群产值有望突破千亿元。

  机器人2.0时代:人机协作机器人唱主角

  从“变形金刚”到纳米机器人,从工业手臂到网络虚拟;从高度类人形到动物形态,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未来一切有智能的感知、分析、执行功能的器物都可以是机器人。

  目前,各种机器人产品已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装配机器人、搬运机器人、家政机器人、收割机器人等,给人们提供了便捷高效的服务。而根据应用领域的不同,业界普遍把机器人分为工业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

  工业机器人是集机械、电子、控制、计算机、传感器、人工智能等多学科先进技术于一体的自动化装备,代表着未来智能装备的发展方向。

  早在1954 年美国乔治·德沃尔设计出第一台电子可编程序的工业机器人,并于1961 年发表了该项专利,1962 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投入使用,标志着第一代机器人诞生。

  如今,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工业机器人已逐渐由粗放式发展走向智能化阶段。市场人士认为,在智能化大旗下,工业机器人发展进入2.0时代,人机协作、人机共融成为新主题,协作机器人将抢占先机,2016 年有望成为协作机器人元年。

  所谓协作机器人,是指机器人和人在生产线上并肩工作,结合机器的效率和人的智能,具有安全易用、性价比高等特点。目前,ABB、安川、库卡、发那科四大国际机器人巨头纷纷在该领域抢滩布点。

  如ABB的工业机器人YuMi,作为全球首款真正实现人机协作的双臂机器人,每次亮相都人气爆棚,堪称大咖。

  在2015世界机器人大会现场,YuMi用灵巧双手折纸飞机的画面被相机频频定格;而在工博会现场,YuMi则是以人机协作装配工作站的形式呈现。

  上证报记者在现场看到,工作站由一台YuMi双臂机器人和一名工人协作完成装配作业,其中YuMi完成旋紧、定位等简单装配,工人负责设计灵敏器件等复杂任务,并由ABB研发的相关系统系统进行自动进料,共同实现高效、灵活、安全的协作生产。

  “YuMi的设计是为了满足小件装配的生产需求,尤其是消费电子产品行业对柔性生产和灵活制造的需求,这主要得益于其双臂设计、多功能智能双手、通用小件进料器、一流的精密运动控制、基于机器视觉的部件定位、以及最先进的控制系统和软件。而其人性化的安全设计让工业机器人与人类近距离协作变为现实。” ABB(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顾纯元如是介绍。

  同是在工博会现场,KUKA展示的新型智能化移动协作机器人——KMR iiwa告诉人们,移动协作机器人正当道。

  KUKA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未来的工业生产需要的是新型的、模块化的、丰富多样的,尤其是移动式的生产方案。KUKA凭借KMR iiwa来应对这种挑战。这是一种新型的智能化移动协作机器人,它在人与机器人之间的直接、自主和灵活的合作领域中创造出全新的生产方案。

  除了这些明星产品,新松推出的7自由度协作型机器人、盾安环境发布的遨博i5 新型协作机器人,也都在讲述着人机协作的故事。

  广发证券分析师罗立波认为,人机协作成为工业机器人发展的主角,与以下几大因素分不开,如行业需求变迁,对柔性化要求提升,机器人的感知能力提升,以及安全性要求提升。

  “汽车产业的机器人大多数是体型大、移动范围大、重型的机器人,而新兴的消费级电子行业,工序轻量化、小型化、精细化。这对机器人的柔性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协作机器人应运而生。”罗立波说。

  在安全性方面,罗立波认为,过去工业机器人工作场所噪音较大,并且需要用围栏隔离,每年都会有工人因为机器人运行误伤的情况。而“人机协作”机器人功耗很低,不易对人产生伤害,可以和人一起完成一些轻量化的工作。“人机协作”机器人本身体积较小,每个轴采用的马达功率都是低于80W的;并且采用内骨骼设计方式,外面包裹了软质材料,就算碰到人时不容易产生伤害。新型的协作机器人从安全性的角度为人机互动提供了安全保障。

  在世界机器人大会举办期间,子锐机器人,盾安环境向全球首发了遨博i5新型人机协作机器人,引发行业极大高度关注。遨博智能董事长魏洪兴表示,遨博i5人机协作机器人的主打特性就是人机安全协作,ABB机器人维修,i5有着先进的力控功能,使用多传感器进行安全检测,能与操作者近距离协同作业,当外力超过安全阈值时,进入安全保护状态,机器人暂停动作,以防意外损伤。